2008年5月19日 星期一

財經爛攤 新閣最大噩夢

財經爛攤 新閣最大噩夢
【聯合報╱記者賴昭穎、許玉君/台北報導】
2008.05.19 02:52 am

民進黨政府留下的財經爛攤子不少,不論是二次金改、一周一利多或大型投資案,如今都處於留校察看狀態,喊停或推動,成了新政府大考驗。
民進黨亂開財經支票,經濟部與財政部是「財經爛攤子」頭號受害人,例如台電、台水與台汽電合作投資的沙烏地阿拉伯海水淡化及發電廠(IWPP)案,耗資千億元卻傳出政商勾結醜聞。立法院日前祭出「凍結令」,IWPP案相關備標作業可以繼續進行,但是否參與投標,準經濟部長尹啟銘表示,「完全不了解」IWPP案,一切等上任再說。
國發基金在扁政府時代銜命投資宇昌生技公司,取得四成股權與兩席董事,但前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家族握有宇昌生技逾五成股權,引爆爭議,全案懸至今而未決。
扁政府一手主導的二次金改併發症層出不窮,台新入主彰銀曾被扁政府視為金改典範,不過,金融界對於台新金舉債併購「以小吃大」始終疑慮重重,而台新金利用縮減董監席次等手段加速併購進度,也給人「巧取」印象,新財長李述德可能得花一番心力思考解決之道。
當年為兌現「公股銀行減半」支票,兆豐金奉命合併台企銀,但兩家銀行根本無意合併,全案卡在半空中,合併案要不要繼續走下去,也讓新政府腦袋發燒。
張俊雄內閣為拚大選,推出「一周一利多」,倉促將台銀、土銀與輸銀「三合一」組成台灣金控,不料台灣金控預算未過關,最大國營金控變成「黑機關」。新政府上台後,台灣金控該就地合法,或重回原點成為歷史,也是逃避不了的問題。
張內閣「政績」還包括通過許多減稅法案,例如調降遺產贈與稅率、提高遺產稅免稅額,擴大土增稅優惠適用範圍從「一生一次」至「一生一屋」,以及搭配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落日的所得稅降稅方案等。
【2008/05/19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