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2008 Chinese Cold Reading Archive
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三峡库区最后一个移民集镇即将搬迁
三峡库区最后一个移民集镇即将搬迁
2008年4月15日
星期
二
北京日报
目前,三峡库区最后一个移民集镇——湖北省兴山县高阳镇正加紧移民搬迁,预计5月底将搬迁结束。高阳镇位于三峡库区的支流香溪河畔,是通往神农架、鄂西的咽喉。受地理条件限制,该镇采取了在原址筑堤回填造地,使原地抬高22米,在新造地上建设移民住房的办法进行移民安置。
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標籤
accident
BEA
Bureaucracy
commentary
Consumers
corruption
Crime
crisis
Cross Strait
CS
disasters
Education
Emerging Powers
Environment
Ethnic confilicts
EU
factual
food
Forum
GC
Heritage
HK Media
HKG + Pearl Delta
Human Rights
Infrastructure
International Trade
Iraq War
IT
jokes
Labor Union
Literature
Market
medical
Mental Health
Olympics
Party Politics
people
PM
Pollution
PRC Media
PRC Society
Prices
Public Ethics
Rich & poor
Rural China
short text
STA
story
strike
Taiwan Media
Taiwan Society
Taxation
Tibet
tragic
US Media
US Navy
women issues
World
追蹤者
網誌存檔
▼
2008
(188)
►
6月
(14)
►
5月
(75)
▼
4月
(89)
2008年1月29日 军情观察:美核航母赴日意在台海
北京最迟后年公共场所禁烟
身边“最土的事”
科技手段相继投入 北京边检通关提速
赃官一朝“双开”民心大为畅快
胡锦涛温家宝就胶济铁路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省牙根粮 应对“无声海啸”
“诈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白宮:布希下月訪中東 不會安排以巴峰會
課稅屢出包 當心嚇走外商!
中國荒漠化日趨嚴重 專家稱需全球共治
拍誰的馬屁?
連胡會胡錦濤提兩岸關係16字方針
經建會:台灣步入景氣收縮期復甦期可較快
刘兆玄公布首批新「阁员」
是文化救星,還是墓碑?
無形殺手-- 環境荷爾蒙
誰能引導教學?
為政之道 在「低」不在「高」
疑心生洪水
拉薩事件 部分犯罪案今首次宣判
「中國熱」降溫要有技巧
北愛經驗…賴起跑不是踩煞車
麵的由來
把握生态城市建设的着力点
一日行情能減多少碳
韩总统四年来首次访问日本
不是“天灾”是“人祸”
公证处首次现场监督村民投票
北京站便衣民警仨月抓贼31名
三峡库区最后一个移民集镇即将搬迁
半年后的车票
仰望或者俯视
20世纪遗产首次写入保护纲领
广州灰霾天气和酸雨加剧
采用徒手安检非必需品别带
想擁有母親遺物
擺脫怨恨的無形枷鎖
寧願打雜不讀書
電梯驚魂,消防員速速來
婚事,父母插不上手
北青报:为劳动者代言,工会不可妄自菲薄
抵制家乐福便是爱国?
120缺乏的正是那份“于心不忍”?
考古不是“挖宝”
亞洲通膨 恐嚇跑外資
反裁員釀罷工 法世界報停刊一天
胡摘一中魔咒 棒喝冬烘
中國威嚇台灣 無疆界人權組織籲杯葛奧運
快復耕 自助助人
法律人的出路?交叉路?
全球糧荒惡化 30年之最
偷渡泰国54名劳工闷死
体检乱收费将受重罚
違反旋轉門條款 顏慶章被訴
过度依赖网络造就"宅青"? 中国闪现"闷居"一族
湖南遭遇二十年罕见秋冬连旱
京沈高速公路30车追尾
民生與民主不可分
诬人者自取其辱
科技日报:科学家需要“最高礼遇”吗?显峰2008年04月01日13:16 来源:《科技日报》 江...
谁最应该去祭奠海瑞和包拯
中经时报:谁能给“城管”下一个正确的定义? ■张若渔2008年04月08日09:10 来源:中国...
米荒正席卷全球 危害或堪比次贷
中共應釋善意,政院勿扯後腿
小兄妹溺斃 研判從水塘柵門跌落
請遵守「看守政府」的分寸
關機救台灣
小檔案》博鰲論壇 非政府組織
拚經濟 請收起政治眼鏡
公民代表vs.公民本人
人民时评:阳东县招聘有酒量的美女干什么?
"广场鸽"事件 啥比诚信稀缺更可怕?
重拾「新興」精神
深港合 區域競爭更優
統獨告白書
繁星照不亮的升學黑洞
別再找藉口了!
網格 比寬頻快萬倍
城管 百度網新解:打、砸、搶
毒餃事件影響 中輸日蔬菜量減少逾四成
台灣主體意識 失落的一役
種樹減碳? 模糊焦點!
消除白色污染有你有我
中国新“富人”需面对的课题
水饺中毒事件 勿泛政治化、“妖魔化”
公务员招考高烧不退背后的误区
人民时评:照相机"说谎" 新闻图片造假 不"丑"吗
“换城过年”悄然流行
►
3月
(10)
關於我自己
Baldwin
檢視我的完整簡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